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几处疤痕,它们可能来自童年的淘气摔伤、青春期的恼人痘痘,或是生活中的意外小事故。这些深浅不一的印记不仅影响皮肤外观,还可能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小疙瘩。究竟疤痕是怎么形成的?有没有办法让它们变淡甚消失?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既常见又让人困扰的皮肤问题。
当皮肤受到外伤、手术或炎症伤害时,我们的身体会立即启动修复程序。这个过程中,胶原蛋白会大量生成来填补伤口。但如果胶原蛋白排列不整齐、分泌过多或过少,就会形成凹凸不平的疤痕组织。就像修补墙壁时,泥瓦匠技术不好会留下明显的补丁一样,疤痕就是皮肤"修补"后留下的痕迹。
一般来说,伤口越深、面积越大、感染风险越高,形成的疤痕就越明显。而皮肤张力大的部位如胸前、肩背、关节处,也更容易留下明显疤痕。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总会提醒我们,胸部手术后要特别注意疤痕护理。
常见的是普通增生性疤痕,表现为略微凸起的红色条索状,通常会在1-2年内逐渐变平、颜色变淡。这类疤痕虽然影响美观,但一般不会带来健康问题。
需要警惕的是瘢痕疙瘩,这种疤痕会不断生长,超出原来伤口的范围,形成硬结状的肿块,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瘢痕疙瘩多发于胸背、耳垂等部位,有色人种发生率更高。如果发现疤痕在持续增大,一定要及时就医。
凹陷性疤痕常见于痘痘后或水痘留下的痘坑,像月球表面一样的小坑,让皮肤看起来不平整。这类疤痕特别顽固,普通护肤产品很难改善。
网传的生姜片擦疤痕、涂抹维生素E等方法,实际上非常有限。生姜可能刺激皮肤,维生素E油性太大反而可能堵塞毛孔。科学有效的疤痕处理方法需要根据疤痕类型、形成时间来选择。
对于新形成的疤痕(6个月内),硅酮类产品是目前临床证实有效的选择。硅酮凝胶或贴片可以形成保护膜,保持疤痕湿润,同时抑制胶原过度增生。使用时要注意持续3-6个月才能看到明显。
压力疗法适用于术后疤痕预防,通过特殊弹力衣或绷带对疤痕持续加压,能有效防止疤痕增生。这种方法对烧伤后疤痕尤其重要,需要每天佩戴23小时以上,坚持半年到一年。
对于顽固的陈旧性疤痕,医美治疗能显著改善外观,但需要明确的是:现有技术无法疤痕,只能让它变得不明显。
点阵激光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在皮肤上制造微小的治疗区,刺激胶原重塑。通常需要3-5次治疗,每次间隔1-2个月。对于凹陷性疤痕,可能配合皮下分离术更好。
注射治疗适用于隆起明显的疤痕,通过药物注射软化疤痕组织、抑制增生。但这类治疗需要医生操作,因为药物剂量和注射深度直接影响和性。
对于特别的疤痕,手术切除可能是后选择。医生会精细缝合伤口,并配合术后护理大限度减少新疤痕的形成。但瘢痕体质者要谨慎选择手术。
很多人认为结痂表示伤口快好了,其实痂皮是阻碍疤痕修复的障碍物。现代伤口护理主张保持创面湿润,使用敷料促进愈合,减少结痂形成。
防晒是疤痕护理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新生疤痕组织对紫外线特别敏感,晒伤会导致色素沉着,让疤痕更加明显。建议使用物理防晒霜,SPF30以上,坚持防护少6个月。
有助于软化疤痕,但要注意时机。伤口完全愈合后(通常2-3周后)才可以开始轻柔,配合疤痕膏更好。手法要轻柔,以不引起疼痛为宜,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
每个人的皮肤修复能力不同,疤痕需要耐心。与其追求各种""产品,不如做好基础护理,给皮肤足够的时间。如果疤痕影响生活质量,建议的皮肤科或整形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