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骨质疏松症并不陌生,尤其是中老年人,经常会听到这个词。但到底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它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这个话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导致骨骼变脆、易骨折。简单来说,就是骨头变得"疏松"了,稍微受到外力就可能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髋部、脊椎和手腕等。
这种疾病往往悄无声息地发展,很多人都是在发生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根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约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会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导致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威胁生命。脊椎骨折则可能导致身高变矮、驼背,时还会影响呼吸功能。
除了身体上的影响,骨质疏松症带来的骨折往往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这会增加血栓、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反复就医和治疗也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
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质流失 -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量自然减少 -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人 - 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的人 - 长期吸烟、酗酒的人 - 缺乏运动、营养不均衡的人
预防骨质疏松症要从年轻时就开始,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充足的钙摄入: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喝牛奶、吃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 2. 适量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可以通过晒太阳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来获取。 3. 坚持适量运动:特别是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等,可以刺激骨骼生长。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加速骨质流失。 5. 保持适当体重:过瘦会降低骨密度。
如果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 药物治疗:常用的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需要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开具。 2. 营养补充: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充剂。 3. 运动疗法: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4. 预防跌倒:环境中移除障碍物,保持地面干燥,安装扶手等防跌倒设施。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 - 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的转身、弯腰动作 - 上下楼梯要扶好扶手 -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减药或停药
需要提醒的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要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你或家人有骨质疏松症相关问题,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的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适合的诊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