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被胃痛惊醒,稍微吃多点就胀得难受,这些消化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据新临床统计,我国约有1.4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胃肠疾病,其中30-50岁人病率逐年上升。今天就让我们从消化内科的角度,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胃肠健康常识。
上腹部持续隐痛超过两周、饭后频繁打嗝胀气、颜色突然变深,这些都是消化系统发出的警报。消化内科门诊常见的就是患者把胃溃疡当成普通胃痛,自行服药延误治疗。张医生遇到过一位40岁的患者,把反复胃痛当作工作压力大,直到出现黑便才来就医,胃镜检查发现已经出现溃疡出血。
特别提醒上班族,长期外卖饮食、吃饭不定时、过量饮用咖啡,都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如果出现食欲突然下降、体重莫名减轻,更要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
"听说要做胃镜就吓跑了"是消化科医生常遇到的状况。现在多数医院都采用超细电子胃镜,检查前会进行咽喉表面麻醉,整个过程约5-8分钟。对于特别敏感的人群,还可以选择胃肠镜,睡一觉就完成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3-5年做一次胃肠镜筛查。临床数据显示,早期发现的消化道率可达90%以上。李分享过一个:58岁的先生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微小息肉,及时摘除后避免了恶化风险。
对于常见的功能性,消化内科这些方法:晨起空腹喝200ml温水刺激胃肠蠕动;每餐保持七分饱,给胃留出消化空间;饭后散步15分钟比立即躺着更有助消化。要注意的是,长期依赖促消化药物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
冬季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很多年轻人胃痛发作是因为穿露脐装受凉。可以常备暖水袋,温度控制在40℃左右,热敷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痉挛。
网传的养胃粥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胃酸过多者喝小米粥可能加重反酸,胃动力不足的人吃太多南瓜反而容易胀气。消化内科营养师建议:慢性胃炎患者可适量吃些馒头、苏打饼干中和胃酸;容易腹泻的人群要控制粗纤维摄入;胃溃疡期应避免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记住一个原则:养胃饮食要个体化。如果某种"养胃食物"让你吃了不舒服,即使别人都说好也不要勉强。
现代人很多消化问题其实源于不良生活习惯。消化内科医生强调:保持规律作息比吃护胃药更重要;情绪压力会直接影响胃肠功能;吸烟对胃黏膜的伤害不亚于酒精。建议上班族准备些健康零食,避免空腹喝咖啡,晚餐好在7点前完成。
如果已经出现持续,不要自行网购药物治疗。医院消化内科现在都有标准化诊疗流程,常规检查1-2小时就能出初步结果。及时就医才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