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快到了,很多人又开始为身上的赘肉发愁。节食太痛苦,运动又坚持不下来,吸脂手术就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但关于吸脂的传言五花八门,有人说是"躺着就能瘦"的神术,也有人说是风险极高的黑科技。今天我们就来吸脂的真实情况。
首先要明确一点:吸脂手术的学名叫"脂肪抽吸术",它的主要作用是而非减重。那些期待通过吸脂甩掉二三十斤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单次手术通常只能抽出2000-3000ml脂肪,换算成体重也就4-6斤。但为什么看上去瘦了很多呢?因为脂肪体积大重量轻,抽掉局部堆积的脂肪后,身材曲线会明显改善。
适合吸脂的情况是:体重已经基本达标,但某些部位(比如腰腹、大腿、手臂)的脂肪顽固不化。就像35岁的林女士,生完孩子后腰围一直下不去,通过腰腹吸脂了产前曲线。但如果是全身性肥胖,医生往往会建议先通过运动饮食减重。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吸脂方式有五种:传统负压吸脂、水动力吸脂、超声波吸脂、激光溶脂和冷冻溶脂。传统负压吸脂性价比高但期较长;水动力吸脂创伤小但价格贵30%左右;冷冻溶脂不用开刀但需要多次治疗。没有的好坏之分,关键要看个人体质和需求。
特别提醒:某些机构宣传的"黄金微雕""钻石"等高大上名词,本质上还是这几种技术的变种,不要被花哨的名字迷惑。正规医院都会明确告知具体采用的技术原理。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吸脂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皮肤凹凸不平(发生率约3%-5%)、血肿、感染等。危险的是脂肪栓塞,虽然概率只有万分之几,但可能危及生命。这就是为什么术前要体检,凝血功能异常、心脏病患者都不适合做。
去年有位28岁白领在工作室做吸脂,术后出现大面积皮肤坏死,修复花了十几万。提醒大家:一定要选择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整形医院,确认主刀医生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证》。
做完手术才是开始,前三天肿胀明显,要24小时穿塑身衣;7-10天拆线后可以轻度;完全需要3-6个月。有个误区要纠正:很多人觉得抽掉的脂肪不会再长,其实剩余脂肪细胞还是会变大。如果暴饮暴食,其他部位可能会代偿性发胖。
建议术后保持均衡饮食,每天喝够2000ml水,适当补充蛋白质帮助皮肤弹性。可以配合射频类仪器保养,但少要等伤口完全愈合后再做。
有三类人群要慎重:一是BMI超过28的肥胖人群,建议先减重;二是皮肤松弛的人,可能需要配合切除手术;三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另外,女性要避开期和哺乳期。有些机构吹嘘"抽脂能改善橘皮组织",其实对已经形成的橘皮组织有限。
后提醒:别被吸引,正规医院的腰腹吸脂价格一般在2-4万元,包含术前检查、麻醉、手术、住院等全部费用。遇到"19800元"之类的宣传,一定要问清楚有没有隐形消费。记住,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