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门诊遇到不少患者问我:"医生,都说每天要喝8杯水,可为什么我越喝越难受?"其实喝水这件事,真不是简单数杯子就能解决的。今天咱们就,普通人该怎么科学喝水才能喝出健康。
经过一整夜的代谢,身体需要的是温和补水。建议起床后先喝200ml温水(40℃左右),可以小口慢饮。有胃病的朋友注意,千万别喝凉水刺激胃黏膜。现在很火的淡盐水其实没必要,正常饮食中的钠已经足够,高血压患者更要避免。
很多人习惯忙起来就忘记喝水,等口渴了才猛灌,这样特别伤肾。建议把保温杯放在视线范围内,每小时喝两三口。开会时可以在笔记本上贴个便签提醒自己。注意别用饮料代替喝水,办公室常见的奶茶、咖啡反而会加速脱水。
运动前1小时可以分次喝300ml水,运动中每20分钟补100ml。特别注意要喝常温水,冰水会刺激肠胃引发痉挛。运动后别急着吨吨吨灌水,先缓5分钟,然后少量多次补充,可以适量加点蜂蜜调节口味。
这是个常见误区。健康人群睡前1小时喝150ml水完全没问题,反而能预防夜间黏稠。容易起夜的中老年人可以控制在100ml以内。真正会导致水肿的是高盐饮食,不是适量饮水。
痛风患者建议每天喝2000ml以上帮助排尿;服药期间要遵医嘱调整饮水量;感冒发烧时每2小时就要主动补水。孕妇和哺乳期妈妈每天需要额外增加300-500ml,但不要一次性喝太多。
看看自己的尿液颜色:淡黄色说明水量合适;透明无色可能是喝多了;深黄色就得赶紧补水。另外注意,每天去6-8次厕所算正常,超过这个次数可能要调整饮水节奏。
后提醒大家,网传的"喝水时间表"没有科学依据。健康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之间就行,关键是要养成均匀喝水的好习惯。下次再看到那些夸张的喝水养生文章,记得先问问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