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西安国医眼科中心为一组复杂老花眼患者成功实施了多例个性化矫正手术。手术采用新的三焦点人工晶体置换技术,由眼科李华团队联合完成,平均每台手术耗时约30分钟,患者术后次日视力均0.8以上。
老花眼矫正手术的核心难点在于调节晶状体屈光度。西安国医引进了德国蔡司3D可视化系统,术前通过眼部OCT扫描生成三维模型,计算角膜曲率与晶状体匹配度。手术中需要置换的自然晶状体厚度仅4-5毫米,要求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微米级操作。李华表示:“我们现在采用飞激光辅助切口,将手术精度控制在10微米内,比传统手术度提高3倍”。
目前主流的老花眼矫正方式分为三类:晶体置换术、角膜切削术和巩膜植入术。50岁以上患者多选择晶体置换,该技术可同时解决白内障问题;40-50岁人群更适合激光角膜矫正,周期仅需3天。西安国医配备的瑞士达芬奇激光设备,能根据每人用眼习惯定制不同距离的焦距参数,实现看手机、用电脑、观远景的全距离视觉覆盖。
所有手术均在层流手术室进行,采用局部麻醉方式。术中通过实时眼压监测系统,每30秒自动更新数据,确保眼压始终维持在范围内。据统计,该中心2025年完成的327例老花眼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5%,术后干眼症发生率较传统手术降低60%。
术后需要遵循“三防三要”原则:防强光、防碰撞、防疲劳;要定时滴眼药水、要定期复查、要做眼部锻炼。大多数患者在术后一周可正常用眼,但需要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导致感染的。中心还终身视力跟踪服务,每半年为患者进行眼底检查。
随着智能可调节晶体的面世,老花眼矫正正进入数字化时代。西安国医正在临床试验的智能晶体,可通过眼部肌肉运动自动调节焦距,模拟年轻人眼的变焦能力。这项技术预计2026年投入临床,将使老花眼矫正更接近自然视觉。
西安国医眼科中心的老花眼矫正技术,不仅帮助患者摆脱老花镜的束缚,更体现了现代眼科医学从“看得见”到“看得舒服”的理念升级。随着技术进步,老花眼矫正手术正成为中老年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