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那年我做了一个改变后半生的决定——进行脂肪抽吸手术。如今十年过去,我想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如果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手术,但一定会花更多时间挑选医生。后悔的不是手术本身,而是当年太心急,光凭着一腔热血就做了决定。后来我认识不少做过同样手术的朋友,成功的其实很多,差别往往就在于前期是否认真考察了医生的资质和技术。
脂肪抽吸虽然是成熟技术,但毕竟属于侵入性操作。我刚做完一个月时,抽吸部位硬得像木板,现在十年过去了,偶尔天气变化时皮肤还是会有轻微麻木感。麻烦的是术后三年开始出现皮肤轻微不平整,就像橘皮组织一样凹凸不平。虽然不影响健康,但夏天穿短袖时还是会注意到。
这十年里我再也没穿过比基尼,因为腰腹部位留下了几处淡淡的色素沉淀。医生说可能是当时抽吸层次不均匀导致的。现在每次洗澡都能摸到皮肤底下有些细微的硬结,像小小的砂砾藏在皮肤下面。不过比起之前肥胖时的呼吸困难,这些代价我觉得值得。
很多人以为术后期过了就万事大吉,其实不是。我得定期做来维持皮肤弹性,每年光护理费用就要多花好几千。意外的是体重反弹问题——手术后第五年因为生病服用激素药物,体重突然增加时,脂肪都堆积在了从未抽吸过的后背和手臂,导致身材比例看起来很不协调。
记得术后第二年我去体检,B超医生惊讶地发现我的皮下脂肪层分布很不均匀。这说明即使技术再好的医生,也很难百分百抽吸的完全均匀。现在穿紧身衣时,能明显感觉到某些部位的皮肤比其他地方更紧实。
我当时同时做了收紧处理,但十年过去,还是能看出皮肤比自然状态下要薄一些。特别是大笑或者做大幅度动作时,抽吸区域的皮肤会出现细微的褶皱。医生说这是因为脂肪抽除后,皮肤失去支撑导致的自然现象。
有件很有趣的事:我女儿现在经常开玩笑说我的肚子摸起来像装了一半水的气球。这形容很贴切,因为深层脂肪被抽走后,剩下的组织确实会呈现出不同的质感。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日常生活,只是自己心里清楚这些变化。
首先要明白,这手术改善的是体型轮廓,不是手段。我见过很多人做完手术体重根本没变,只是身材曲线更好了。其次一定要找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我当时就是太着急,现在才知道有的医生专门做面部抽吸,有的擅长身体雕塑,方向完全不同。
后想说的是,任何手术都要权衡利弊。我虽然有些小遗憾,但从不后悔通过现代医学获得了更健康的生活质量。只是如果能重来,我会花三个月而不是三周来选择医生,会问更多关于长期维护的问题,会更理性地看待过程。毕竟这关系到往后数十年的生活质量,值得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