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近几年身边胖的人越来越多了?走在街上,挺着啤酒肚的中年人、背着"游泳圈"的年轻人随处可见。肥胖已经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但很多人不知道,肥胖不仅仅是外观问题,更是一个的健康隐患。
很多人觉得"我就是胖了点",却没意识到可能已经达到了肥胖症的标准。医学上认为,当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导致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或者BMI指数超过28,就可以诊断为肥胖症。简单来说,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现在很多人习惯用体重来衡量胖瘦,这其实不。有的人体重很重但肌肉发达,并不算肥胖;有的人体重数字不大,但体脂率很高,这种"隐形肥胖"同样危险。所以判断是否肥胖,不能只看体重计上的数字。
引起肥胖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现代生活方式出了问题。首先是吃得太好动得太少,高热量食物随手可得,出门就坐车,上班坐着不动,热量摄入远大于消耗。其次是睡眠不足,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短的人更容易发胖。压力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人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压力。
还有一部分人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如果父母都胖,子女肥胖的概率会显著增加。此外,某些疾病和药物也会导致肥胖,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肥胖可不是简单的体重增加,它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容易想到的就是糖尿病,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7倍。其次是心血管疾病,肥胖者更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关节也是重灾区,过重的身体会给膝关节、腰椎带来巨大压力,导致骨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肥胖人群中也很常见,的甚会危及生命。有研究显示,肥胖还会增加十几种的发病风险。
如果已经确诊肥胖症,该怎么减重呢?首先强调一点,不要追求快速,每月减重2-4公斤是比较科学的速度。快速往往减掉的是水分和肌肉,很容易反弹。
饮食调整是基础,但不是简单的不吃或少吃。要营养均衡,控制总热量摄入。建议多吃蔬菜、优质蛋白,适量吃粗粮,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特别提醒,千万不要迷信各种单一饮食法,长期来看对身体有害无益。
运动同样重要,建议每周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配合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对于肥胖的人,初期可以选择对关节压力小的运动,比如水中运动。
对于BMI超过32.5,或者BMI超过27.5同时伴有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患者,单纯依靠生活方式改变可能有限,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医疗干预了。
目前医学上认可的减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代谢手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购买药。代谢手术主要是针对肥胖患者,通过缩小胃容量或改变消化道结构来达到减重目的。
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配合长期的生活方式改变,才能真正维持减重。记住,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健康管理。
好的办法是从小预防肥胖。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给孩子吃高糖高脂食品。学校应该学生每天足够的运动时间。成年人也要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发现超重就及时干预。
办公室一族要特别注意,连续坐1小时就应该起来5分钟。平时可以多走楼梯、提前一站下车步行,这些小改变都能帮助控制体重。
肥胖症的防治需要个人、家庭、医疗机构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这个问题,管理好体重,拥有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