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今年42岁,连续三年拒绝了社区医院的宫颈癌筛查邀请。上个月她突然出现异常出血,检查时发现宫颈病变已进展到中晚期。主治医生惋惜地说:"如果早点做筛查,完全可以避免的。"这样的并非个例。据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约11万,其中83%的患者从未接受过规范筛查。
多数宫颈癌是由HPV病毒持续感染引发的,这个过程可能长达10-20年。筛查就像安装了一个"预警系统",能在癌变前发现蛛丝马迹。临床数据显示:定期做TCT检查的女性,宫颈癌率可降低70%。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要重视:
• 25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
• 长期吸烟或免疫力低下者
• 有多或过早性行为者
• 曾感染过高危型HPV病毒的人群
1. TCT检查(薄层液基细胞检测)
用刷子轻轻刮取宫颈细胞,全程2分钟,基本感。能发现早期的细胞异常变化,率达90%以上,是现在普遍的筛查手段。
2. HPV检测
直接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HPV病毒。建议30岁以上女性将HPV检测与TCT联合使用,能提升检出率到98%。
3. 传统巴氏涂片
虽然价格低廉,但漏诊率较高,大医院已逐步淘汰该方法。
误区一:"我没有不舒服就不用查"
早期宫颈病变往往没有任何症状,等出现出血、疼痛时可能已错过佳干预时机。
误区二:"打过HPV疫苗就不用筛查"
疫苗只能预防70%左右的宫颈癌,仍需定期筛查才能防护。
误区三:"筛查会很疼"
医生操作时只会轻微不适,远没有想象中可怕。
• 避开期,佳时间是干净后3-7天
• 检查前48小时避免性生活、用药或冲洗
• 筛查后可能有少量出血,属正常现象
• 若结果异常需遵医嘱复查,不必过度恐慌
25-29岁: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
30-65岁:TCT+HPV联合筛查,双阴性可5年查一次
65岁以上:若既往筛查正常可医生是否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有HIV感染、器官移植等免疫缺陷人群,需要更频繁的筛查。
北京医院妇产科指出:"宫颈癌是能通过常规筛查预防的妇科恶性。"现在大部分医院都开设了宫颈癌筛查门诊,部分地区还能享受筛查政策。
与其担心"万一查出问题怎么办",不如记住:发现得越早,治疗越简单。早期宫颈癌率超过90%,而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20%。这个简单的数学题,值得每位女性认真计算。
下次收到筛查通知时,别再把检查单塞进抽屉深处。花半小时给自己买份健康保险,这才是真正聪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