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没毛病就不需要体检,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体检科医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看起来很健康的人,体检时却发现存在的健康隐患。今天我们就来体检这件事,告诉你为什么每年体检这么重要。
常规体检一般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等项目。这些检查看起来很基础,却能发现很多潜在问题。比如血常规可以查出贫血或感染,尿常规能发现肾脏问题,肝功能检查能提示肝脏是否受损。很多人觉得这些检查很麻烦,其实这些项目都是在为你的健康把关。
体检大的意义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很多疾病在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等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比较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些慢性病,早期发现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就能控制,但如果发现得晚,就可能需要长期服药。体检就是要在这些疾病还没造成后果前发现它们。
20-30岁的年轻人要重点关注传染病筛查和基础指标;30-40岁要开始关注血糖、血脂和血压;40岁以上要增加标志物检查;50岁以上要特别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和筛查。体检科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情况,给出个性化的体检建议。
体检前3天要清淡饮食,前晚上8点后禁食,体检当天早晨要空腹。女性要避开生理期,计划怀孕的女性要提前告知医生。如果有长期服用的药物,也要提前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这些小细节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性。
拿到体检报告后不要只看"正常"或"异常"的结论,要关注具体的数值。有些指标虽然还在正常范围内,但已经接近临界值,这时候就要引起重视。比如空腹血糖在6.1-7.0之间,虽然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已经是糖尿病前期了。体检科医生建议,对异常指标要及时复查,必要时到专科就诊。
有些人觉得体检就是走个过场,这种想法要不得。体检是了解自己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体检结果要妥善保存,便于以后对比。如果发现指标有变化趋势,哪怕还在正常范围内,也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记住,健康管理是一辈子的事,体检就是健康管理的步。
体检科医生提醒大家:不要等身体出问题了才想起体检,健康体检要形成习惯。建议30岁以下人群每2年体检一次,30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50岁以上好每半年体检一次。体检不是消费,而是对自己健康的投资。你的身体比任何东西都珍贵,请好好爱护它。